2022-05-05
聖稜線一般共有Y型、I型、O型三種走法,其中O型為由桃山步道起登,攀登上品田山經過險峻的品田斷崖,沿著稜線通往布秀蘭山接回傳統聖稜線,接著渡過素密達斷崖前往雪山群峰。路線沿途可飽覽群峰,感受玉山圓柏與冷杉純林的芬多精,直擊雪山圈谷、翠池等各種台灣高山地形,絕對是台灣經典的高山縱走路線。
行程安排
D0:驅車至武陵農場
D1:桃山登山口→喀拉業 (選配往返) → 池有登山口 → 池有山→ 新達山屋 (宿)
D2:新達山屋→品田山→品田斷崖→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素密達山屋→穆特勒布山 (選配往返)→雪山北峰→雪北山屋 (宿)
D3: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稜角→雪山主峰→369山莊 → 雪山東峰→ 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入山證申請
本路線位於雪霸國家公園,需在7天~1個月前於網路上申請入園證。
住宿與飲水
O型聖稜線沿途有桃山山屋、新達山屋、素密達山屋、雪北山屋、369山莊、七卡山莊可供線上申請入住;飲水部分本次行程均於山屋補水,除了369與七卡為活水源外,其餘山屋均為水桶儲備用水,旱季時容易缺水,需依狀況調整背負飲用水以備萬一。
備註
1. 高山路線,須注意高海拔引發的高山症狀。
2. 旱季時可能有缺水問題,須帶足飲水計算用量。
3. 斷崖路段暴露感較高,需特別注意安全。
4. 稜線曝曬且強風吹拂,須注意防曬與防風。
這次沒有特別用力生活,有安排住宿,行前一晚甚至還有得睡覺,但上桃山的爬升 1400 依然相當累人,是的,O型聖稜線的開端就是這個,完全不給面子。
氣象預報指出午後會有一場雷陣雨,為了逃避,我們現在必須加快自己的腳步,儘管很喘。
雖然怕淋雨,但累的時候還是很難維持節奏,很自然地會跟前方隊伍產生一個落差,其實如果想摸魚的話,也可以從池有登山口上,可以稍微偷一點里程數。
桃山到了,意思就是想去喀拉業的人可以準備了,往返約七公里起伏不大,是適合輕裝越野跑的路線,其實是不會花多少時間的,推薦給體力充沛的大家。
沒去喀拉業的同仁可以在桃山這邊欣賞一下周邊,眺望一下即將前往的品田,或是傳統聖稜線的大小霸。
接著沿著稜線經過池有抵達新達山屋,出乎意料地午後雷陣雨並沒有很大,新達山屋雖然標示是有訊號的地方,但其實要到鄰近開闊的草叢位置才會真正收的到訊號。
天色黑了後雲裡不斷出現各種閃電,這應該也是一種聖稜的星空,相信電放得差不多了明天就不會有雷陣雨了。
沒錯,原本是打算到品田山看日出的,但基於時間掌握得不夠好,出發沒多久天就亮了,只好將就在品田前峰前的草原欣賞,其實這裡的視野也是相當好的。
繼續向前,遠方的小屋是369山莊,不過放心,我們今天沒有安排走到這麼遠,是非常宜人的三天走法。
基本上經過這個經典的 V型斷崖後品田山就差不多抵達了,絕美的 360 度展望等著大家。
遠望品田山本身巨大的岩脈皺褶氣勢磅礡,登頂後一樣是視野絕佳,整個聖稜線都能盡收眼底。
看到隊友帶上岩盔,頓時明白了這只是聖稜線的開始,不是結束。
過了品田山,真正的品田斷崖就差不多要面對了,接下來的裸露感會強烈一點,失足的風險也的確比較難以挽回,建議大家都能夠背的輕一點比較安全。
組長說上坡看地面就會有如履平地的感覺,這邊直接看著岩壁向下,也可以有異曲同工之妙,問題是沒往下看不容易知道腳要怎麼踩,所以多少還是要面對高度的。
傳統I聖的巴紗拉雲山,地圖看起來近近的,可是據說路程算是艱辛,我們很自然地先忽略這一段。
布秀蘭山大概是這個樣子,這邊的標示大多沒有固定的很扎實,看起來很容易移動,於是我們用定位確定了一下自己的確是抵達了布秀蘭山。
在路邊撿到了雪山標示牌,原本以為可以回家了,但不用仔細地想想就可以知道這應該是指通往雪山的方向的標示牌。
看看前面精美的山峰,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遺憾的是,竟然還不是直接上去就好,欲拒還迎,雖然海拔沒什麼大上下,但簡單的上上下下規矩還是有。
稜線間有一個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營地,能夠提供緊急迫降或是想要離群索居的人們,估計會在這裡過夜的人應該不會太多。
回首來時路,看看壯觀的品田,我們雖然不是農人,但也是步步皆辛苦。
勘三米達,素密達得思,天氣大晴天,整個稜線的視野都非常好,雲海也出來跟大家見面了。
穆特勒布山 ,這一面著實讓人望之生畏,但其實從另外一個方向上去的話往返並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
素密達山之後還是有幾個斷崖得過,但是一回生二回熟,相信大家到這邊已經習慣得差不多了。
著名的鯊魚劍,對於外型我們就先不多做評論了,但穩定性真的是蠻不錯的,相當扎實。
隱身於森林裡的素密達山屋,在這邊睡上一晚的話一定是神清氣爽,可惜我們沒有抽到,所以行程安排由原本的兩天一夜更改為三天兩夜,也算是因禍得福?
再來我們可以沿著小屋旁的小徑輕裝前往穆特勒布山,路程短短的但都是爬坡,沿途可以看很多的圓柏。
山頂依舊有著無敵的展望,這次我們往雪山的方向看過去,雪山北峰已經近在眼前了。
雖然說看起來近在眼前,不過該來的還是躲不掉,下切然後向上,周而復始,偶而再送一點小山頭,這是台灣山岳的基本禮儀。
經過一番寒徹骨終於抵達雪山北峰,岔路口輕裝上來五分鐘,做了一個奇怪的儀式當作慶祝。
山頂必備的拍照動作,近距離示範,秘訣是穿硬一點的鞋子。
身處雲霧繚繞的大山之中,相當療癒,雖然將近五月了,但遠處的雪山與北稜角還是有小小的殘雪。
經過雪山北峰後,下切一小段即可抵達雪北山屋,這裡腹地沒有素密達這麼大,相對更小巧一點。
小屋沿著雪主方向小小走個幾步路,稜線上有個小平台很適合欣賞雲海、夕陽,只是要坐在這邊忍受強風吹拂直到日落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就是了。
隔天前往主峰的稜線上也是處處都是展望點,到處都可以看日出,但是清晨的風真的很冷冽,體重比較輕的朋友也要更注意腳步。
由看日出的專家,精通追紅點 Amouter 的蛋大照片提供。
黑暗的稜線上仰望是星空,濛濛亮的稜線遠眺是初陽,不變的是冷冽襲來的寒風。
在稜線上向前看是紅色的北稜角。
回頭望的樣子,看起來很空曠,所以沿路風真的是直接吹到飽,大家看日出之類的千萬記得做好防風的心理準備。
過了這個缺口就是O型聖稜線的最終站,雪山主峰,當然有餘力的朋友也可以右轉下支線劇情翠池晃晃。
本次行程山頭最終站 (不算下山部分順路的雪山東峰的話),聖稜的星光、雲海、日出、各種山的樣貌,一切都美得讓人嘆息;在山下其實很難想像台灣的高山是這個樣子,各位朋友,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走一趟,看看台灣山岳的美麗。